黑龙江招商网络> 正文
面对产业外迁的冲击,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如同在激流中摇摆的小舟,挑战前所未有。两个选择摆在企业面前:是在国内转移,还是漂洋过海寻找新天地?
这个选择,不仅取决于国内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,还取决于这种环境与东南亚、中南美等地的比较。
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,已经从国内的区域竞争上升为全球竞争。但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,需要从更高层面去协调解决。
中西部地区
承接产业转移的共性问题
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
达不到吸引“孔雀西飞”的临界值
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》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《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0》,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评价排名普遍比较靠后。
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,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挑战包括企业税负偏高、信息孤岛问题突出、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等等。
比如,中西部某城市的社会养老、失业、工伤、医疗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分别为16%、0.7%、0.56%和8%,而在广东,企业只需要缴纳15%、0.32%、0.2%和5.5%。
虽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已成为普遍共识,但如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,往往会导致审批程序复杂、周期拉长。
此外,各地在营商便利化制度的执行和持续实施方面,还缺乏规范化、法治化保障。这些都会间接抬升企业在当地的经营成本,降低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意愿。
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受限
“规模不经济”现象仍在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密度与东部地区差距颇大。
十多年来,国家对中西部地区铁路网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大,但其密度刚刚超过东部地区的一半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若将镜头更拉近些,我们会看到西南、西北之间同样存在着差距。更重要的是,中西部地区大多未能在传统基建的基础上,与网络信息时代的“新基建”结合起来。
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》显示,西部十二省(区市)的竞争力指数,只有四川和贵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2020年以后,情况虽有所改善,但基本格局未变。
这与中西部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不无关系,“规模不经济”现象制约了投资效率。
产业链配套缺失
吸引产业转移的障碍较大
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优势相对集中在上游的原材料领域,加工制造的终端产品较少,再加上本地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弱,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现实:
凭借廉价的原材料优势从东部地区引进的企业,想在当地找到供应商并不容易。
这是一个被广泛忽视的现象:企业经营成本上升,从而削弱了廉价要素的优势,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建立和维持。
比如某县大力引进了一家装备制造企业,但由于无法在当地找到配套产业,企业不得不跨省采购零部件。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采购、销售成本,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。
同样,某地大力承接东部茧丝绸产业,虽然已成为全国产量的冠军,却在茧丝绸的产业链中,面临着缫丝加工率低、坯绸炼白、真丝印染、数码印花环节空白的尴尬处境。
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本不足
现阶段,中西部地区还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——人力短缺。
想象一下,那些斗志满满的企业,因为人力不足而不得不减少生产,让先进设备落满灰尘。有的企业即使有订单却不敢多接,甚至放慢了建设进度或压缩了投资规模。
近两年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化工项目规模空前,然而中西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储备。比如那些在生产管理、安全监控,以及研发领域的专家,他们是我们亟需的;技术性人才更是紧缺,比如那些分析化验、电器设备维护、电工电焊及特种作业人员。
人才就是创新的动力,是推动发展的基石,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才机制来支撑,中西部地区这股产业转移浪潮将会难以持续下去。
招商引资“内卷”严重
面对激烈的招商竞争,各地都选择挥舞政策利剑,砸下种种优惠政策与颁发。面对有限的经济资源,各地只能将产业政策的跨区域合作和整合维护在最基本的层面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这些优惠政策和办法的背后,往往缺乏深思熟虑的论证。这种情况,反而有可能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变得越来越难。
解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共性问题的思路和对策
以竞争中性原则
优化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
从根本上讲,我们要坚守竞争中性的原则,让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,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公平交锋。
站在长期角度,要保护公平竞争的大环境,庇护企业家精神的火种,用法治武器锤炼更完善、更公正的地方营商便利化制度,并且对其执行和落实进行严密的监督。
站在中期角度,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铺就跨越式发展的道路。比如有意识地推动东部地区干部到中西部地区任职,鼓励东部地区企业并购、重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,以此催生更多的协同效应。
站在短期角度,需要用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,为相对后进地区打开一道窗。我们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实施,减轻企业负担。
完善基础设施供给体系
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,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黄金通道,它将最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,让碎片化市场形成一体化运行格局。
针对交通互联互通程度不高的问题,要根据本地人文、地理、经济等禀赋条件,努力推进生产服务型、商贸服务型枢纽和重要城市建设,重点提高通达度、通畅性。
尤其要加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力,形成能够及时响应和精准匹配不同结构或场景需求、具有强大适应能力与快速调整能力的基础设施供给体系。比如,加大力度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建设空港物流产业园、综合智慧物流园等,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,降低企业物流成本,吸引进出口企业入驻。
积极探索
产业集群转移的新模式
针对产业配套不足的问题,可重点通过产业链招商、发展产业链集群等方法解决。
产业链招商方面,各地早已争相开跑,而且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、产业园区开始与第三方招商机构、产业研究院合作,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策略,通过产业招商工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,深化产业分工与合作,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协同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“链长制”和“群长制”的逐渐完善,招商引资工作正在向着“零部件—整机—终端”的全产业链引进和培育迈进,探索基于产业集群转移的新模式。
此外,招商引资并不等于都要眼睛向外,挖外面的“存量”。如果能花更多时间精力,把已经落户的企业培育好、扶持好、服务好,让已有“存量”做出更大“增量”,并以此吸引更多“增量”,也是一种有效的招商引资。
加快完善人才激励机制
面对用工难、留人难的问题,中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,比如在住房、就医、就学、生活补贴、贷款贴息、股权激励、项目资助、职称评聘、人才项目评选等各方面提供支持。
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,人才的可移动性相对较弱。但只要人才可以自由无障碍地流动,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很快就会缩小,发展差距也会逐步填平。
一方面要加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人才晋升通道、强化成长激励,如完善职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,积极引导年轻人认清就业形势,树立正确就业观念;另一方面也要改善制造业企业工作环境,改善员工生活条件、住宿条件、伙食质量,适当增加工资和补贴,满足员工的必要正当需求。
除此之外,还应构建覆盖各层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,以解决制造业招工供需信息不畅的问题。
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
招商引资“内卷”的背后,是部分地方产业同质化、考核体系不协调等一系列深层次、系统性问题的集中体现。
一方面,要划底线、设上限。加强地方招商引资规范化研究,可参照项目投资额度,设定各项招引政策支持的“综合最高比例”,防止“超常规优惠”。同时强化督查,严格限制地方“抽屉协议”“隐形补贴”。
另一方面,要区分存量搬迁与增量投资,减少无效投入。在优化考核导向的基础上,鼓励专业团队和专家队伍建设,重视对企业的尽职调查和技术论证,既避免因政绩冲动造成盲目招引、无效投入,又适度区分存量企业和增量投资,在正常的产业转移之外,尽可能消除企业“换个地方拿补贴”的空间。
此外,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将让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主引擎。加快建设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,资源要素才能更高效率地流动,产业建设方能协同规划,避免过度同质化。
此外,要鼓励各地加快打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营商环境,以优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,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来源:招商网络
高技术制造业一路高歌,湖南如何再“出圈”
2023-09-05找厂房!新能源、汽车企业正在选址中
2023-09-05地方“招商经”:项目落地根在哪?
2023-09-05小鹏“接盘”滴滴,招商风控意识越来越强
2023-09-05驻外招商:学会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
2023-09-05川见:下半年的招商可能性,都在这场对话里
2023-08-25委托招商:项目落地,底气何来?
2023-08-25当代招商人,一猛子扎进产业链“抠项目”
2023-08-25中北镇楼宇经济向上而行,赋能高质量发展
2023-08-25总投资50亿!5大项目成功落户广东佛山
2023-08-25